上海配资之家
近来著名视频共享平台“油管”(YouTube)开始出现大量由AI生成的影片。但是这些影片良莠不齐,垃圾食品越来越多,令平台越来越难受。
忍无可忍的油管近日宣布,将从7月15日起更新油管合作计划(YPP),明确限制由AI大量生产的缺乏原创性的影片,使之无法赚取广告收益,以维护使用者体验与平台声誉。
这类透过生成式 AI 制作的低品质内容,又被称为“AI 垃圾”(AI slop)。“AI 垃圾”通常为了快速堆叠点阅或广告收益而生产,这些影片利用AI自动撰写脚本、录制旁白,制作视觉画面,从头到尾都没有创作者参与,内容品质较低且重复性高。
“AI 垃圾”充斥,高度拟真内容敲响油管的警钟
近年来,油管已多次面临AI影片滥用问题。像有一些AI音乐频道,尽管原创价值不高,但订阅用户数量却非常庞大。另外,近期一系列在油管上点阅数突破百万的“犯罪纪录片”,让许多观众以为是未解悬案,甚至留言呼吁警方调查,但这些影片后来却被发现全是由 AI 自动生成。这是显示出,AI 影片的高度拟真程度已足以误导社会判断。
更令人警惕的是,油管的CEO尼尔·莫汉(Neal Mohan)本人也曾成为AI影片的受害者。有诈骗集团利用 Deepfake技术伪造莫汉的语音与影像,引导观看者进入钓鱼网站。虽然这些影片已被下架,却也敲响了AI影片生成的警钟,进一步推动油管反思现有的YPP政策内容。
通过降低获利抑制低品质内容泛滥
油管强调,这次更新YPP政策的主轴,是明确规范大量生产(mass-produced)与重复性高(repetitive)的AI生成影片不得参与广告营利计划,目的是透过降低获利来抑制低品质内容泛滥的现象。
油管编辑与创作者关系主管雷内·里奇(Rene Ritchie)表示,这次YPP规则的改变,只会影响极少数“品质不佳”的内容,并不代表油管反对AI影片的创作空间。例如“反应影片”(Reaction Video)或是有明显的人类参与的创意作品,仍可参与广告分润,并不在此次限制范围内。
随着生成式AI工具愈发普及、创作门槛降低,也让真实与虚构间的门槛更低。未来,如何在善用AI与维持内容可信度之间取得平衡上海配资之家,将成为每一位内容创作者与平台共同面对的新课题。
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